时间是个狡猾的贼,总是在人们试图抓住它的时候,飞快地滑过;而在人们焦急地等待它的时候,它又像个仍旧保有少女情怀的老妪似的,娇羞地,令人厌烦地迟迟疑疑地不肯出现。
会议室里,正在紧张地工作着的几个年轻人并没有发现,有几个人已经走进了会议室。很显然,这些人就是下午产品设计考核的评委了,他们客气地阻止了几个年轻人仍然高涨的工作热情,宣布下午的设计说明会开始了。评委阵容令人颇有压力,除了总经理和人事经理,另外还有设计室的两个人,萧室长带着一位大块头同事;销售部有两个人,蒋经理和另外一位同事。袁总经理坐到会议桌顶头的一端主席的位置上,几位评委都分坐在他两边,而应征者们分坐在长长会议桌的两侧。现在看起来,应征者的队伍阵容有所萎缩,原来午饭后出去散步的几个人根本就没有回来。伍哲数了数,还剩9个人。萧室长带来的那位设计人员把大家的作品收集在一起,拿出去扫描把手绘的图转成电子版。片刻,他拿着一个U盘回来插入电脑,用投影仪,在幕布上显示出了设计的图样。总经理像是不知道有人开溜了似的,跟大家像熟识的朋友一样打招呼,随便聊着天,然后请设计室的萧室长主持会议。
这位萧室长名字叫萧若寒,她读的是四平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修国画专业,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姑娘,她的五官并不精致却很耐看。她身材高挑,气质端庄大方,脸上总是带着那种东北人特有的没有缘由的骄傲和不由分说的自信。眼睛很大,很亮,却没有一点精明的光芒,闪耀着的是宽和乐观的神情,美术艺术为她熏陶出了清丽超然的气质。她不像是个私人企业中的部门主管,更像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她的一切气质都透射出那种随性、淡然、洒脱和桀骜不羁,就是她表现的那种温和和谦逊的态度,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我行我素的骄傲。
萧若寒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本市城郊的一所小学做美术老师,但是无论如何,她那么年轻还不能离开都市的繁华和喧嚣,一颗鲜活年轻的心,不经过淬炼是不能安分的。不出一年,萧若寒辞掉小学校的工作,回到城市里寻求发展。那个时候,她梦想能够找到一群和她一样的充满激情的艺术人才,引领城市的艺术发展风向,让忙碌和疲惫的人们能够在艺术作品里找到宁静、安详的心灵港湾……
事实上,这个城市也的确是很需要她和她的艺术天分的。萧若寒尝试过太多工作了,她做过广告设计,做过装修设计,上街发过传单,上门做过推销,她确实是把自己放进繁华跟喧嚣里去了,和她的想望一起,一并被淹没在这城市的忙碌和纷杂中了,并没有激荡起一丝丝涟漪。理想总是唯美的,只是它的美经不住现实的几巴掌。十年过去了,她已结了婚,生了娃,为了生存,她得不到片刻安宁,虽然她从没后悔过离开那所小学校,却也忘记了当初为什么离开。如果人一心为满足精神需求做出改变,难免是要吃苦头的。可是人一旦没有了精神追求,又还剩下什么呢?
那幸福藏在痛苦里,就像金子藏在沙里。
三年前,纺织行业竞争激烈,袁总打算组建自己的设计研发团队,自主开发新品,这样可以对客户的产品需求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袁总就是在那个时候,通过熟人找到在做美术培训老师的萧若寒,请她主持设计室的新品研发工作,这时候的萧若寒,相较毕业离校时那个热情莽撞的姑娘,已经判若两人了。一个人如果想被这个世界容纳,那么只能变成世界需要的样子,因为世界只接受你能够融合的部分,然后由你自己处理那些的剩下的部分,毕竟这世界不是为了符合你的喜恶标准而存在的。如果你怀疑它的力量,那么痛苦的是你自己,如果你反抗它的力量,那么毁灭的是你自己。
仍旧欢喜地活在世上的人们啊,已经说不清了那是种幸还是不幸。
让袁总没想到的是纯艺术设计和有商业要求的工艺设计有着很大的差别,萧若寒的艺术设计思想不能完全应用在纺织品设计上。这一发现让袁总有些惊诧,但是他是很善于解决问题的,于是他找来一位纺织工程系的专业人才来配合萧若寒的设计,在艺术和工艺两方面的协作下,终于,设计室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了。
今年,公司方面为了能够增加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所以,他们决定扩大设计方向和增强销售团队的力量,因而,便有了这次的招聘活动。
萧室长不惯寒暄,讲话精炼,更少应酬,她开门见山却不失和善地对大家说:“各位下午好,我们的设计说明会现在就开始了。今天下午的会议你们是主角,看到幕布上是谁的作品,就请两位上来做讲解说明。我要注明的是,好的设计有两种,一种是真的令人惊艳的,赏心悦目的设计,另一种就是客户愿意买的设计。好的,我们开始吧。”说完萧室长朝操作电脑的同事点点头,幕布上显示出一幅格子布样的设计图。暗红色和棕色是主色调,夹杂着墨绿和黑色,间或有几条细细的白色亮带组成的菱形格子布,图案本身没什么创意,但色彩排布得非常具有美感,令人视觉舒适。销售人员对作品的推销热点定在风格舒适和好搭配上,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第二幅作品是树叶,一片一片随意散落叠搭着,大小不一,形状略有差别,色彩从嫩绿到枯黄几个色阶间错搭配,色彩变换丰富,绘画手法娴熟,单是看看这手绘图,就能把人带进铺满落叶的秋天的街道上去。不过遗憾的是,这对拍档到现在还没能达到共识,销售的一方不觉得这种图适合放在轿车的座椅上,他站在图前很是为难,很像参加辩论会抽到了一个他并不认可的论点,还必须准备论据去论证,最后他不得不说这样的布颜色花哨,起码耐脏的特性来。
第三幅是变换的曲线,单从纹样效果上看,那的确是一张美图。线条优美流畅,变换张弛有度,疏密分布合理,色彩大胆而且张扬,整幅图充满张力和想象空间。介绍这款设计图的也是一个失去了搭档的可怜的销售人员。他无法从美学跟工艺上评估这款设计的卖点跟价值,只是定义了市场人群跟销售策略,没有实践跟数据做基石,他那华丽的演说只能是一个美妙的幻想。
第四幅是一组几何图形,是由十几种形状各异,而且非常不规则的图形组成的图案,每个图形区域都用手绘的方式表现出采用了不同的编织结构,设计本意就是用纱线编织来显现纹样,这样的图案在色彩方面就没有太多的选择了,不过设计者倒是充分说明了他的确是个专业织布的。这图是伍哲的,很费脑子的一种设计。幸运的是他倒是不用费脑子跟刘琳解释清楚纱线每种编织方式跟组织结构的作用了。
伍哲站起身,从容地走到投影幕布前,用轻松自信的语气说:“我叫伍哲,轻工学院纺织系的,专业是纺织材料及纺织品设计。很遗憾我的搭档突然有急事,不得不放弃这次机会,匆忙离开前,她托我向公司的各位领导致谢和致歉!”伍哲微微鞠个躬。然后接着说:“那么就由我来一方面介绍这款设计的意图,另一方面尽量表达清楚我的搭档跟我交流过的销售构想。”
会议室里,正在紧张地工作着的几个年轻人并没有发现,有几个人已经走进了会议室。很显然,这些人就是下午产品设计考核的评委了,他们客气地阻止了几个年轻人仍然高涨的工作热情,宣布下午的设计说明会开始了。评委阵容令人颇有压力,除了总经理和人事经理,另外还有设计室的两个人,萧室长带着一位大块头同事;销售部有两个人,蒋经理和另外一位同事。袁总经理坐到会议桌顶头的一端主席的位置上,几位评委都分坐在他两边,而应征者们分坐在长长会议桌的两侧。现在看起来,应征者的队伍阵容有所萎缩,原来午饭后出去散步的几个人根本就没有回来。伍哲数了数,还剩9个人。萧室长带来的那位设计人员把大家的作品收集在一起,拿出去扫描把手绘的图转成电子版。片刻,他拿着一个U盘回来插入电脑,用投影仪,在幕布上显示出了设计的图样。总经理像是不知道有人开溜了似的,跟大家像熟识的朋友一样打招呼,随便聊着天,然后请设计室的萧室长主持会议。
这位萧室长名字叫萧若寒,她读的是四平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修国画专业,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姑娘,她的五官并不精致却很耐看。她身材高挑,气质端庄大方,脸上总是带着那种东北人特有的没有缘由的骄傲和不由分说的自信。眼睛很大,很亮,却没有一点精明的光芒,闪耀着的是宽和乐观的神情,美术艺术为她熏陶出了清丽超然的气质。她不像是个私人企业中的部门主管,更像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她的一切气质都透射出那种随性、淡然、洒脱和桀骜不羁,就是她表现的那种温和和谦逊的态度,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我行我素的骄傲。
萧若寒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本市城郊的一所小学做美术老师,但是无论如何,她那么年轻还不能离开都市的繁华和喧嚣,一颗鲜活年轻的心,不经过淬炼是不能安分的。不出一年,萧若寒辞掉小学校的工作,回到城市里寻求发展。那个时候,她梦想能够找到一群和她一样的充满激情的艺术人才,引领城市的艺术发展风向,让忙碌和疲惫的人们能够在艺术作品里找到宁静、安详的心灵港湾……
事实上,这个城市也的确是很需要她和她的艺术天分的。萧若寒尝试过太多工作了,她做过广告设计,做过装修设计,上街发过传单,上门做过推销,她确实是把自己放进繁华跟喧嚣里去了,和她的想望一起,一并被淹没在这城市的忙碌和纷杂中了,并没有激荡起一丝丝涟漪。理想总是唯美的,只是它的美经不住现实的几巴掌。十年过去了,她已结了婚,生了娃,为了生存,她得不到片刻安宁,虽然她从没后悔过离开那所小学校,却也忘记了当初为什么离开。如果人一心为满足精神需求做出改变,难免是要吃苦头的。可是人一旦没有了精神追求,又还剩下什么呢?
那幸福藏在痛苦里,就像金子藏在沙里。
三年前,纺织行业竞争激烈,袁总打算组建自己的设计研发团队,自主开发新品,这样可以对客户的产品需求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袁总就是在那个时候,通过熟人找到在做美术培训老师的萧若寒,请她主持设计室的新品研发工作,这时候的萧若寒,相较毕业离校时那个热情莽撞的姑娘,已经判若两人了。一个人如果想被这个世界容纳,那么只能变成世界需要的样子,因为世界只接受你能够融合的部分,然后由你自己处理那些的剩下的部分,毕竟这世界不是为了符合你的喜恶标准而存在的。如果你怀疑它的力量,那么痛苦的是你自己,如果你反抗它的力量,那么毁灭的是你自己。
仍旧欢喜地活在世上的人们啊,已经说不清了那是种幸还是不幸。
让袁总没想到的是纯艺术设计和有商业要求的工艺设计有着很大的差别,萧若寒的艺术设计思想不能完全应用在纺织品设计上。这一发现让袁总有些惊诧,但是他是很善于解决问题的,于是他找来一位纺织工程系的专业人才来配合萧若寒的设计,在艺术和工艺两方面的协作下,终于,设计室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了。
今年,公司方面为了能够增加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所以,他们决定扩大设计方向和增强销售团队的力量,因而,便有了这次的招聘活动。
萧室长不惯寒暄,讲话精炼,更少应酬,她开门见山却不失和善地对大家说:“各位下午好,我们的设计说明会现在就开始了。今天下午的会议你们是主角,看到幕布上是谁的作品,就请两位上来做讲解说明。我要注明的是,好的设计有两种,一种是真的令人惊艳的,赏心悦目的设计,另一种就是客户愿意买的设计。好的,我们开始吧。”说完萧室长朝操作电脑的同事点点头,幕布上显示出一幅格子布样的设计图。暗红色和棕色是主色调,夹杂着墨绿和黑色,间或有几条细细的白色亮带组成的菱形格子布,图案本身没什么创意,但色彩排布得非常具有美感,令人视觉舒适。销售人员对作品的推销热点定在风格舒适和好搭配上,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第二幅作品是树叶,一片一片随意散落叠搭着,大小不一,形状略有差别,色彩从嫩绿到枯黄几个色阶间错搭配,色彩变换丰富,绘画手法娴熟,单是看看这手绘图,就能把人带进铺满落叶的秋天的街道上去。不过遗憾的是,这对拍档到现在还没能达到共识,销售的一方不觉得这种图适合放在轿车的座椅上,他站在图前很是为难,很像参加辩论会抽到了一个他并不认可的论点,还必须准备论据去论证,最后他不得不说这样的布颜色花哨,起码耐脏的特性来。
第三幅是变换的曲线,单从纹样效果上看,那的确是一张美图。线条优美流畅,变换张弛有度,疏密分布合理,色彩大胆而且张扬,整幅图充满张力和想象空间。介绍这款设计图的也是一个失去了搭档的可怜的销售人员。他无法从美学跟工艺上评估这款设计的卖点跟价值,只是定义了市场人群跟销售策略,没有实践跟数据做基石,他那华丽的演说只能是一个美妙的幻想。
第四幅是一组几何图形,是由十几种形状各异,而且非常不规则的图形组成的图案,每个图形区域都用手绘的方式表现出采用了不同的编织结构,设计本意就是用纱线编织来显现纹样,这样的图案在色彩方面就没有太多的选择了,不过设计者倒是充分说明了他的确是个专业织布的。这图是伍哲的,很费脑子的一种设计。幸运的是他倒是不用费脑子跟刘琳解释清楚纱线每种编织方式跟组织结构的作用了。
伍哲站起身,从容地走到投影幕布前,用轻松自信的语气说:“我叫伍哲,轻工学院纺织系的,专业是纺织材料及纺织品设计。很遗憾我的搭档突然有急事,不得不放弃这次机会,匆忙离开前,她托我向公司的各位领导致谢和致歉!”伍哲微微鞠个躬。然后接着说:“那么就由我来一方面介绍这款设计的意图,另一方面尽量表达清楚我的搭档跟我交流过的销售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