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倒是相当坦然,起身整理了一下着装,就跟着秘书走向尚为政所居的一号贵宾房。

    尚为政对高洁的召见,持续时间很长,差不多有一个半小时,直到晚餐时分,高洁才离开一号贵宾房,依旧气定神闲,看不出有丝毫惊慌之意。

    随后,彦华地区在宾馆举办晚宴,为调查组和省里领导接风洗尘。

    这个接风宴,也严格控制了规模。除了调查组和省里领导及其陪同人员,彦华地区和彦华市出面陪同的干部,人数基本和客人人数相当,没有超出。甚至彦华地委行署的班子成员都不曾全部到齐,反倒是人大和政协联工委的几位老领导,被恭请入席。

    对这些老同志,尚为政和省里领导亦是客客气气的,笑脸相迎。

    因为尚为政召见过高洁,高洁也出席了接风宴,和范鸿宇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座位紧挨在一起。论级别,高洁同志和范鸿宇同志,是在场诸位领导之中最低的,敬陪末席。

    范处长也有点不讲究场合,时不时给高副市长夹菜,笑语晏晏,殷勤备至,和整个酒桌上略显压抑的气氛有点格格不入。

    范处长这个异常的表现,似乎引起了薛益民的兴趣,微笑着向坐在身边相陪的尤利民问道:“尤省长,小范是不是和小高在处对象啊?”

    范鸿宇是尤利民的秘书,一直跟在尤利民身边,薛益民知道他的身份。

    尤利民也微笑答道:“是这么回事。他俩以前是搭档,一起在彦华市枫林镇搭班子。高洁是党委书记,范鸿宇是镇长。”

    “呵呵,那倒是一段佳话啊。嗯嗯,这个枫林镇的情况我也听说过,听说经济建设搞得非常不错,引进了好几家外资企业,镇里自己也办起了好几家集体企业,效益都特别好。你们省里还给他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叫‘枫林模式’,在全省都鼎鼎有名啊……没想到是这么年轻的两位干部搞起来的,不错不错。”

    薛益民笑哈哈地说道,似乎对枫林镇的情况非常熟悉。

    “枫林镇的发展,这几年确实步子迈得挺快的。镇里搞了个工业园,现在规模不小,有两三千工人在工厂上班,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年轻农民。镇里的经济实力,一直都在快速增长。”尤利民也不避讳,笑着答道:“现在这桌子上摆的饮料,就是枫林镇饮料厂生产的。他们的产品,还在中央电视台打了广告,十分畅销,几乎覆盖了全国的所有省市。经济效益很不错。”

    尚为政闻言,向那边张望了一下,淡然一笑,说道:“单看外表,这两个年轻人倒是蛮般配的。下午我和小高谈了一次,彬彬有礼,颇有学识。听说是首都大学毕业的,能够扎根基层,这种精神,首先就值得肯定。”

    听上去,尚为政对高洁的印象还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