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理想、小鹏、威马、极狐、埃安、哪吒、恒驰……”

    陆良细数了下,这两年成立的新能源品牌就有28家,还有不知道多少在观望。

    预计来年有望突破40家,但根据行业的九一定律,40家最后只会剩下8家左右。

    就像早年的手机品牌,如金立、天语、酷派、蓝魔等,要么被吞噬,要么倒闭。

    车圈则更残酷,因为BBA的基本盘还很稳,比亚迪跟特斯拉起码又要占两个名额。

    所以,40个国产品牌最后可能就剩下五六家,把物竞天择,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果新车发布,一定要一炮打响,避免短时间迭代,被拉入混战。”

    陆良低声自语:“要慢,不能着急。”

    17款的蔚来se8刚开放预定通道,李冰已经在筹备18款,预计今年秋季发布。

    没有车主希望自己买到落后的产品,新款es8发布,势必会背刺老款车主。

    一年更新两代,而且新款更好,老款车主大概会觉得自己当了冤大头。

    李冰也知道这点,但技术升级太快,他们不跟进,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这个困境,理想也同样面临,不过李响选择暂缓迭代,避免背刺老车主。

    毕竟蔚来es8发布大半个月,由于高昂的售价,预定量不过500台。

    反观理想ONE,总订单已经达到1500台,陆续交付100台,市场口碑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