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大禹还强令收集天下之铜,铸成了象征九州的九鼎,以压制自己大夏族的气运,期望能够千秋万载、一统洪荒。而这九鼎,也因此成了大夏王朝王权的象征。

      事实上,大禹统治人族初期,其统治地位还是比较稳固的。

      由于刚刚经历了水患,许多地方虽然洪水已退,可土地仍旧是一片沼泽,于是,大禹教人们在低洼的地方播种水稻。如此,不但恢复了耕作,还使农业获得了一个更大的进步。

      自此,中原各部渐渐形成了以夏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统治集团。

      尽管中原各部尽皆衷心拥护大禹的统治,而一些先对偏远的部落,仍旧时有不服甚至叛乱者。

      为此大禹命皋陶专门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刑罚,各氏族部落但凡有不听号令者,尽皆以刑罚处置,经过一系列征伐后,大禹的统治地位终于得以稳定了下来。

      这里要专门提一下皋陶。

      皋陶,是颛顼的第七个儿子,是士师,也就是司法掌官,也是我国历史上可考的第一任大法官。

      传说,皋陶青面鸟嘴、铁面无私,皋陶被奉为我国司法界的鼻祖。

      此外,皋陶还被封为狱神,因为,皋陶“画地为牢”,发明了最早的犯罪分子集中看押场所,监狱。

      而且,我过历史上第一部刑法,也正是有皋陶主持制定的。

      虽然皋陶没有当过皇帝,可却被后世之人与尧、舜、禹一起,并尊为“上古四圣”,由此,皋陶的高尚品德可见一斑。

      传闻,在帝尧之时,皋陶便主张,同时制定两部法律,一部是旨在惩罚犯罪分子的刑法,另一部则是旨在保护百姓利益的民法。

      帝尧就说了,“制定刑法嘛,这个可以!但是,民法就不要制定了。有了刑法,百姓心存敬畏,这天下自然就安宁了。可你要是再制定一部民法,让当官的不准侵犯百姓的利益、以百姓为重,那谁还肯当官了?你还真以为,当官的目的就只是为民做主?况且,连百姓都动不了,那我们帝王的威严又如何体现?”

      领导不让制定民法,皋陶心中郁郁。